杭州急救志愿者漫谈之一|​9800名志愿者填补急救“空窗期”,杭州院前急救服务再上新台阶!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阅读次数:2929     发布时间:2022-05-16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急救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但起点一般都不在医院,更不在救护车,而在于患者发病的第一现场。在急救资源相对紧张且城市交通经常拥堵的现实面前,急救中心该如何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更快的响应来提升抢救成功率呢?一个被杭州市急救中心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志愿者为抓手推进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加快社会化急救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

杭州以志愿者为主体构建社会急救网络

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超过54万人,几乎每1分钟就有1人心源性猝死!研究表明,如果患者在发病最初的 3~5 分钟内接受有效的心肺复苏,其存活率可达 49%~75%。但多数情况下,专业急救人员几乎不可能在 3~5 分钟内到达现场,因此,旁观者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施救,将决定患者的命运。


对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对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呈现明显的“三低”特点。其一,我国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目前约为2%~3%,而许多发达国家都维持在10~12%以上;其二,旁观者心肺复苏实施率在我国大、中型城市中平均仅为4.5%,而这一数据在美国可以达到46.1%、加拿大29%、瑞典为46~73%;其三,我国经历过心肺复苏培训合格的公民不到全国人口的1%,但在法国这一技能培训的普及率是40%、德国80%、美国33%……


有专家表示,形成以上三低数据(公民CPR培训率低、院外CPR实施率低、院外CPR成功率低)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急救体系建设的薄弱或缺失。因为“时间就是生命”,生命需社会共同守护!着力推进社会化急救服务体系的建设,将能够有效缩短急救“空窗期”,提高心搏骤停患者在5分钟内能得到旁观者救援的机会,从而为专业的院前急救和入院后续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image002.png

院外心脏骤停急救生存链


在医疗卫生资源供需不平衡、医疗服务机构承载能力不足、医疗急救人才短缺等大背景下,从仅依靠专业医疗机构的急救转变为专业急救与社会急救并举的形式,逐渐成为急救领域的共识,而急救志愿者作为社会急救的重要力量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全国多地的急救中心都在着力培养急救志愿者,其中,杭州的急救志愿者建设率先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杭州可以接受急救中心召唤的急救志愿者超过9800人,志愿者已经成为杭州院前急救的重要力量。

志愿者参与急救在国外已实施30余年

杭州在国内率先尝试互联网调派急救志愿者

志愿者参与院外心脏骤停的急救在欧美国家已经实施了30余年。现在,荷兰、瑞典借助AED-Alert、HeartBeat Now、Mobilelife esaver Service互联网应用软件调派活动半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志愿者参与急救;英格兰应用 Good SAM APP通知距离心脏骤停患者最近的3个志愿者参与急救;美国Pulse Point APP的实施让79%的心脏骤停患者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得到了志愿者实施的CPR;新加坡使用My Responder志愿者APP明显提高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image004.png

图源Pulse Point网站


大多数抢救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时间,因为将心源性猝死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的机会可能只有3~5 分钟,而我国救护车平均到达现场的时间超15分钟。因此,对于院前发病的危急重症患者而言,他们生存的希望可能就在于身边有没有懂急救的人,以及这些人能不能及时获知事件信息并赶往现场提供救助。


国外对志愿者参与院外心脏骤停急救的研究表明,在救护车和急救医生到达前,先行通知志愿者为患者实施CPR与除颤,能够将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三倍!因此,为了提高诸如心脏骤停等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在充分参考了欧美发达国家志愿者调派软件的优点后,安克融合了以杭州急救中心为首的国内众多急救中心的意见,开发了符合国内院前急救特点的“互联急救”APP。


互联急救是一款集志愿者管理、呼救地理位置定位、志愿服务调派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服务软件,目前全国已经有300多个急救中心签约加入互联急救应用,而杭州是国内第一个将互联急救用于急救志愿者调派的城市。

杭州派出中国首例由急救中心召唤的志愿者

9800名志愿者有效填补了院前急救“空窗期”

2019年9月,杭州市急救中心上线了全国首个急救志愿者平台系统“互联急救”,9月27日,我国第一例由急救中心通过互联网召唤志愿者参与生命抢救的案例在杭州诞生,标志着杭州成为了全国首个将急救志愿者救助系统真正投入日常实战使用的城市,也标志着我国院前急救事业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image006.png

互联急救APP截图


急救志愿者项目不断发展,杭州以9800名志愿者为主体构建的多层次社会急救网络有效填补了救护车到达前的“空窗期”急救,在院外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紧急复苏等场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9月29日,杭州市急救中心通过互联急救召唤的第二起志愿者参与生命抢救的案例,就成功帮助一位心搏骤停的老者恢复了自主心跳。


当天中午,杭州一位70多岁的老人心搏骤停倒在电梯口,120调度员接到报警后,在迅速就近调派救护车的同时,也通过“互联急救”将急救信息推送给附近志愿者。急救志愿者夏先生收到信息火速出发,约4分钟后到达现场并立即为老人实施胸外按压,在与后来赶到的120急救医生轮流实施了近半个小时的不间断按压后,老人逐渐恢复了自主心跳。


image008.jpg

夏先生正在为心搏骤停老人实施胸外按压


“据统计,杭州市2021年上半年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平均为11分47秒,而一旦附近有志愿者,到达时间可以缩短至3~4分钟。”杭州市急救中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2021年上半年,较之全国院前心肺复苏平均只有约2%的成功率来说,杭州市急救中心医生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达到了10.4%”。

上一篇杭州急救志愿者漫谈之二|“救”在身边,每月超1000次急救任务推给志愿者

下一篇智慧急救 让爱与生命更长久...